玉米淀粉污水处理装置
一、概述
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酸等溶解性**物质,小颗粒淀粉、纤维等不溶性细小颗粒**物及泥砂等无机物。为了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应在马铃薯输送、清洗排放的废水预处理处理设施的前端安装旋转沉沙池、格栅等,以截留原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废水中泥沙。而在主生产线排放细胞液废水中,需要通过沉淀、浅层气浮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及部分**物,同时回收植物蛋白饲料等。
(1)沉淀分离法
淀粉不溶于冷水,可直接通过物理沉淀使废水中悬浮物沉淀下来,一般使用沉淀池或沉淀塘。淀粉废水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及悬浮物,属高分散系的亲水胶体,这种胶体一般比较稳定,当池中产生厌氧反应时,生成的**酸使废水pH值下降,处于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将形成絮凝体而沉淀,能够提髙分离效果。沉淀池(塘)HRT约2~7d,每吨原料需要设沉淀池(塘)容积1.5~1.6m3。沉淀池(塘)的净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达90%,BOD5的去除率可达20%~30%。
(2)化学絮凝法
直接采用自然沉淀,处理时间长,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药剂,采用化学混凝法,破坏胶体的稳定作用,使分散状态的**物脱稳、凝聚,形成聚集状态的粗颗粒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混凝沉淀法比物理沉淀法去除效果好,处理时间短。通过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较大的**物,而分子量较小的**物可通过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3)单纯曝气法
用空气或含臭氧的空气对废水进行短时间的曝气,通过空气氧化、臭氧氧化以及对挥发物质的吹脱以取得净化效果,一般不单独使用。
3.1工艺流程的拟定:
根据该工厂食品加工废水的水质水量状况,我公司拟采用气浮+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设计能力为0.5m3/h。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3.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废水先流经格栅,将大的固体颗粒物,漂浮物截留住,(此格栅需定期清理截留的杂物,防止堵塞)经此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设有液位控制器,当水量达到一定的水位时,启动提升设备。
调节池主要功能:是均化水质,调节水量,由于废水水质和水量时际变化较大,根据该工厂废水排放情况,调节池必须至少有8个小时的储水调节能力,才能**污水处理稳定进行。钢结构,设计HRT=8h;V有效=6m3,H有效=1.7m,*高0.3m,V总=20.5m3。
气浮装置主要是通过溶气系统和释放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将废水中密度与水接近的固体或液体颗粒与水分离开来,达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目的。它既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难以沉淀的细小悬浮物,也可以将溶于或半溶于水中液体分离开来,同时,结合相应的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确保水质达标排放。废水经絮凝反应后进入气浮区域,溶气泵将处理后的部分清水与空气吸入到溶气罐中,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将大量的空气溶于水,形成溶气水。溶气水经过释放器,减压释放,产生大量直径为50um以下的微小气泡,微气泡在急速上升过程中,与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使悬浮物浮上水面,形成浮渣。刮沫机则将浮渣、浮油清除,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生化处理单元运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主要由厌氧、二级好氧、二次沉淀、等工艺组成。这是一种处理效果好、污泥量少、动力消耗低的较为**的生化处理工艺,通过选用具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制剂和生物酶制剂组合,使传统意义上很难或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到了快速且较为的生物降解,并且改善寒冷气候时的运行,减轻意外事故及有毒物冲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