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污水处理设备定制
一、产品优点
使用简单,内部的多重过滤结构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固定颗粒和悬浮物,提高出水的质量,而且该装置便于取出沉淀池内部的沉淀物,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该装置的沉淀池体上的穿孔结构与淤泥沉淀箱固定在一起,这样沉淀池体内部的沉淀物会流到淤泥沉淀箱的内部,增加沉淀池体的深度,提高沉淀效果,而棱台形的阻流圈与沉淀池体之间会形成一个夹角,使淤泥沉淀箱的固定颗粒不容易通过重新进入到沉淀池体的内部,阻流板可以将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拦截下来,提高过滤效果,滤网避免一些固体颗粒物通过阻流圈右侧进入到下一个沉淀区域,提高过滤沉淀的效果。
二、污水处理方法步骤
a)将污水管网处来的废水送入机械格栅进行水中垃圾的隔离,隔离出来的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而经过机械格栅的废水则进入调节池内;
b)废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搅拌与预曝气处理,处理好的水送入沼气池内进行发酵处理,沼气池产生可回收利用的沼气,沼气池排出的污泥则进行堆肥处理,沼气池内排出的水送入缺氧反应池内;
c)缺氧反应池去除水中的BOD之后,将水送入好氧气反应池内;
d)好氧气反应池内降解水中的**物后,将水送入二沉池内;
e)二沉池将进来的水进行污泥与上清液的分离,分离出来的上清液经过净化后直接排放,而污泥则进行堆肥处理。
硝化菌的培养
对于垃圾渗滤液来讲,硝化菌的培养是重点,相对于异养菌来讲比较难培养,硝化菌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污泥的驯化过程。
下面根据影响硝化菌生长的因素来确定硝化菌培养时应控制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温度
在生物硝化系统中,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5~35℃的范围内,硝化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当废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时已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勉强维持,硝化速率只有30℃时的硝化硝化速率的25%。尽管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温度过高将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实际运行中要求硝化反应温度低于38℃。所以高废水工程的调试应尽量选择气温15度以上的季节,如果必须在冬季启动,应尽量选用高污水厂的菌种,或有保温、加温措施的系统。
②pH值
硝化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佳pH值是8.0~8.4,在这一佳pH值条件下,硝化速度,硝化菌大的比值速度可达大值。在硝化菌培养时,如果进水pH值较高,能够达到8.0左右好,如果达不到也不应刻意追求,只要系统内pH值不低于6.5即可,如低于此值,应及时补充碱度,如烧碱、纯碱等。
③溶解氧
氧是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反应器内溶解氧高低,必将影响硝化反应得进程。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溶解氧应该控制在1.5~2.0mg/L内,低于0.5mg/L则硝化作用趋于停止。当前,有许多学者认为在低DO(1.5mg/L)下可出现SND现象。在DO>2.0mg/L,溶解氧浓度对硝化过程影响可不予考虑。但DO浓度不宜太高,因为溶解氧过高能够导致**物分解过快,从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结构松散。此外溶解氧过高,过量能耗,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
④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
为了使硝化菌群能够在连续流反应器系统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θc)N必须大于自养型硝化菌小的世代时间(θc)minN,否则硝化菌的流失率将大于净增率,将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一般对(θc)N的取值,至少应为硝化菌小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安全系数应大于2。
⑤重金属及有毒物质
除了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还有:高浓度氮、高浓度盐**物及络合阳离子等。
⑥BOD
如果系统内BOD较高,系统内的异养菌就会与硝化菌争夺溶解氧,由于异养菌的数量远远大于硝化菌,硝化菌常常在系统内BOD较高的情况下得不到一定的溶解氧,而无法生长增殖。一般系统内BOD**20mg/l,就会对硝化菌产生抑制。如果进水COD过高或碳氮比较高,硝化菌的培养就必须通过延时曝气来实现,即系统内COD已经合格或处于较低水平时,继续曝气,给予硝化菌足够的生长时间,曝气时,同样要控制好溶解氧,尽量低于3mg/L,防止污泥加速老化。
(1)首先污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调节区,实现均衡水量、水质波动,截留大块悬浮物,防止系统堵塞,并进行初步曝气生物降解;
(2)污水进入预反应区后进行曝气阶段,控制曝气系统的曝气量,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曝气,溶解氧浓度达4mg/L,**物经活性污泥生物降解;
(3)曝气阶段在预反应区投加改性填料,悬浮微生物及填料载体微生物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可溶性**物,经历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系统污泥浓度升高、污泥容积负荷增大,进一步缓冲水质、水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系统冲击,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实现污泥减量化;
(4)污水进入主反应区后,通过控制曝气系统进行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随着曝气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完成生物降解后,停止主反应区的曝气,进入沉淀环节;
(5)活性污泥通过重力沉淀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底端,处理后的污水位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反应池*,控制沉淀时间为45~60min;
(6)待污水沉淀完成后,位于反应池底部的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收集装置定期将剩余污泥清扫并集中处理,每年清扫一次,*单独设置污泥处理系统,位于反应池*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泵或者气提工艺经片消毒器排出反应系统,根据处理水质确定单次排水量,通过调整排水气提入水管开孔高度或者排水泵安装高度确定排水量,排水量占总池容15~20%;
(7)通过控制系统对曝气、沉淀、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微生物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通过控制曝气量、主反应区污泥回流实现微生物的选择,进行脱氮除磷,系统末端设置片消毒器,杀灭致病细菌和大部分病原体,再结合远程监控系统,*专人值守,直至水质达标。